关闭

提示

首页 > 手艺 > 正文

于都唢呐“公婆吹”:让传统技艺回归百姓家

信息发布者:黄天悟
2018-09-02 23:18:15


  近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长征渡口,孩子们在练习表演于都唢呐“公婆吹”。

  “我们于都的唢呐‘公婆吹’演奏讲究的是‘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近日,于都县宽田乡客家唢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海民在向孩子们传授唢呐吹奏技巧。

  唢呐,是一种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管弦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烘托气氛。在赣南各县(市、区)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

  于都唢呐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公婆吹”。源于客家先民南迁于都后,随着唢呐的传入,以于都盛产黄竹的壳做成的吹筒,可吹高低不同的音,其高音吹筒称公吹,低音吹筒称婆吹。“公婆吹”的乐器主要为“公”“婆”两支唢呐,能渲染出各种不同的气氛,吹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时而饱满圆润;悲调深沉哀怨,如泣如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助兴吹奏。

  近年来,于都县积极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得流传千余年唢呐艺术“公婆吹”得以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释放新的活力与光彩。

  高规格保护

  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于都唢呐“公婆吹”在过去的千百年中,成为了客家民众在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精神标志,不仅丰富了客家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也为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各方面原因,如今“公婆吹”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命运,仅存的音乐曲牌才十余首,如何传承和创新这一特殊的唢呐吹奏形式迫在眉睫。

  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于都县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于都唢呐”。为挖掘更多高层级非遗项目,该县认真做好各项申报准备工作,不断完善申报材料,并邀请文化部和省、市专家前往考察项目。2008年6月,于都唢呐“公婆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县文化馆馆长谢弟铨形象地将其称为“国宝”:“这也意味于都县的唢呐艺术正式列入了国家保护计划,该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层级、保护政策自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0年以来,于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组织人员深入在田间地头、老艺人家中,走村串户,收集非遗线索505条,普查资源项目十六大类357项,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汇编,以最大力度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之上,厘清非遗资源、盘活家底,成为非遗传承保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2011年,于都县非遗系列丛书的第一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于都唢呐“公婆吹”》及相关光碟出版;2012年底,该县用半年时间补充、搜集、整理资料,完成非遗数据库建设;2013年,于都客家唢呐研究会成立,致力于联系、团结全县活跃在各村镇的唢呐艺人切磋技艺、坚守文化……

  通过开展一系列高规格、长远性的保护工作,于都唢呐“公婆吹”的声音又重新开始在民间活跃起来。如今,该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近年来,于都唢呐“公婆吹”逐渐跨出本省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多形式传播

  统一的谱架上简谱整齐摆放,黑板上呈现的指法一目了然,墙壁上展示的曲牌有序排列……于都县长征源小学练习唢呐的专用教室,每周有两个下午,该教室都会传出欢快的唢呐声,小唢呐手在于都唢呐“公婆吹”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唢呐吹奏的基础练习。

  长征源小学紧邻“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为传承客家唢呐文化,弘扬长征精神,早在2012年7月成立了“红娃唢呐艺术团”,聘请于都唢呐“公婆吹”传承人指导,从三年级起每年选70人组成一个班,每周开设两节唢呐课,周二、周四课外活动训练。如今,“红娃唢呐艺术团”三、四年级共有近140人。《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长征从这里出发》等一首首经典曲目,经由红娃们吹奏,曲声悠扬、婉转、动听,深受广大师生和群众的好评。

  保护非遗的关键在于活态传承,全民参与才能使非遗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于都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把非遗传承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在该县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教学课程。

  同时,于都县不断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展演活动,促进非遗高效传播。该县充分利用当地各类传统、新兴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县还组织翻印非遗法律法规文件,向县直单位、社会团体发放,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时机向群众免费发放。尤其是到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都会举办一次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活动展览,让大家了解于都唢呐“公婆吹”的历史、现状以及创新成果,对“公婆吹”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化发展

  唢呐是客家人的重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于都县有着“唢呐之乡”的美誉,作为一种特殊的唢呐吹奏形式——“公婆吹”已流传了1600多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于都唢呐“公婆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谢海民说,他吹吹打打一辈子,活到老唱到老,要把毕生所学传给年轻人,让唢呐艺术“公婆吹”代代相传。

  近年来,于都县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进传承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非遗传承人传承的积极性,举办了多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让其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着力创新,使其传习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同时更加符合实际和长远发展。

  为方便非遗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表演等传承保护活动,于都县建立了段屋寒信、马安上宝、长征源小学、梓山固院等12个传习所,并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宣传活动,扩大非遗影响力,首次将普通唢呐和“公婆吹”进行融合,搬上文化惠民活动舞台,效果明显,深受好评。“为了给非遗传承人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我们争取在全县每个乡镇都建立至少一个传习所,并组织协调非遗传承人参与到各个乡镇的各类展演活动中,让非遗传承人传承保护的激情更加高涨。”谢弟铨说。

  此外,于都县还致力于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将非遗融入传统村落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旅游点建设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引入科学的市场运营机制,打造一批充分展现非遗特色和魅力的文化产业,让非遗文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经历锻炼、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让本就来源于民间的文化艺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回归大众,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易村客)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村链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