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阳光充足秋日午后,穿过一条隐于闹市的小巷行至汲水舍,这里,像是一处江湖,而这间工作室的人,就像江湖中各身怀绝技的侠士,这群侠士有一个爱好就是“捡破烂”用二师兄的话说“捡破烂”里面名堂多,这间房屋便像一个百宝箱收藏着他们“拾荒”而来的各种“老物件”,大大小小得有上千件了,小到一个老门栓门牌大到古床。很多现在早已销声匿迹的老物件在这间屋子里,散发着它们独有的灵气和道不完的故事,一切都恰到好处。
△位于天星桥的汲水舍工作室
△工作室一角
在这间装满器物的工作室里,朱鹏飞正仔细地端详着一个个受损的器物,小心地将它们黏合、打磨、上漆、再打磨。就像一个剑客抚摸擦洗他的兵器,这是独属于他的时光,亦是一种对话。
△正在修复金缮的二师兄
朱鹏飞,江湖人称二师兄,说到此外号的缘故,二师兄觉得大概是他们总是期望我多吃点吧。
行走江湖不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需得有武艺傍身,故雕刻、金缮、弹弓这三大爱好便是二师兄行走江湖的武艺,此外他还吹奏得一口好埙。
△二师兄表演吹埙
二师兄从来没有给自己定位成一个传统匠人。本是做工程的他,喜欢中国含蓄的古典,他很实在的说“在生活中找点乐趣,玩着开心就好。并不说以这个为生,这种又古老又酷炫的修复工艺,喜欢就去尝试了。”所有的爱好都是因为好玩所以专研。
△二师兄所作的弹弓
“拿弹弓打出手枪一般的感觉是件很美妙的事情。”玩弹弓七八年的二师兄,后来索性自己尝试着做弹弓,做了第一把弹弓之后又喜欢上了雕刻,而最早接触金缮是缘于有一次见朋友在修复器物,观赏之后,一是觉得很酷,二是觉得这门技艺没想象中那么难,一下子就被吸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便花费时日,开始研究漆器以及金缮工艺了。
尝试着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是要做的好好,而是要好好地做。同时也想要让高大上的手艺接地气,让所有人都可以接触到。”二师兄爽朗的微笑后正隐藏着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有重庆人的那种实在与豁达。
△二师兄雕刻的弥勒
△二师兄雕刻的达摩
而二师兄练就的这一身武艺,更像是古龙笔下通过自己勤学苦练得来本领,没有师傅带进门,带修行得靠个人。“想要获得什么,也必须要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
“其实很多手艺是相通的。就好比练武,汲取的知识经验就好比武功秘籍里的内功心法,而实践操作就好比是外功招式,多开动脑筋,认真琢磨,练武功(做手艺)就能精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师兄雕刻的“大师兄”
△二师兄雕刻的小物件,右边是猛犸象牙一个边角料做的小摆件
于是一直努力自学做雕刻的二师兄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很快就掌握了金缮这门手艺,并做的十分有自己的特色,其中也把雕刻的手艺运用到了金缮上面,喜欢在金缮上面进行“再创造”可能是一根柳条或者是片叶子、荷花,并不拘泥与表面的修复,也不喜欢把一件器物修整的“完美无瑕”当面对残缺时,不掩盖,不做作,精心修缮。坦然的接受生命中的这份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
△二师兄所修复的金缮
修复好一件器物就是一个福报
最开始修补金缮的时候,二师兄和几个好友就把自己的器物打碎,然后弄来实验,进行修补。
说到修复金缮的乐趣,二师兄觉得更多的还是在修复过程中,和朋友说说笑笑,玩乐的自在过程,和把一件器物修补好之后,内心的满足感。
“做事是一个内在的东西,修复好一件器物就是一个福报。”
二师兄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修复,也就是唯一一次物主给了500元的报酬,因为器物缺损较严重,所以修复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而其余修复的器物都是工作室的东西,或者朋友有什么器物帮忙修复。二师兄因此开玩笑:“都不敢发朋友圈让更多朋友知道他们会修复金缮,不然可忙不过来”。对于朋友要帮忙修复的器物,他们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老器物,如果不是什么老器物,那一定要有意义。
△唯一一次的“有偿修补”
比如像之前有个朋友的器物坏了,本不值什么钱,但这个物品是朋友的丈母娘留下来的,老人已经去世,在世的时候把这物品当个宝贝,那这样的物品就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东西了,而是缅甸去世的人的一个纪念品,这样的物品他们也无偿修补。“比起修复本身更重要的是,修复人心,如果它对物主有情感上的意义,价值就无法估量”。这就像练就一身刚柔并济的武功之后,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金缮,一趟反反覆覆的旅程
金缮,日语中称为“Kintsukuroi”,字面含义即以金修缮,将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装点裂痕,赋予器物新生的美感。金缮修复是一趟反反覆覆的旅程,有时要花上几个月才能将一件作品完成。
金缮技艺和中国传统瓷器修复技术—锔瓷类似,是中国漆艺流入日本后,与日本“侘寂”美学融合,形成的一种修复技艺,本质上是漆艺的范畴。
但金缮并不是,简单的修复技艺,它是基于残缺的二次创作。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摔碎的物件常常被我们视为失去了价值,因此撒手舍去。而金缮哲学的迷人之处,则是无论物件的贵重与否,都蕴含着与人产生的情感层面上的价值,因此碎裂的痕迹无法抹灭它的价值。用最贵重的物质修补残缺,更多的体现了人和器物之间的一种情怀和对器物本身的一种尊重。
“修复器物有的在刚开始就知道怎么做,有的是要做到最后才知道要把它修复成什么形态,最讨厌的就是被人催着赶快修复好,本来想动手做的,可能这一催反倒让人不想去动它了,修复步骤繁琐,成本高。大漆选用的是天然材料,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两个关键条件,需要时间来保证金缮的质量,是个慢活,急不来。”这就像你在闭关修炼武功的时间内,都不希望旁人来打扰。
金缮基本步骤为清洗创面、黏合破件、填补缺口、水磨修整、反复髹漆、上金粉。每一件物品的残缺都是不同的,金缮修复后的产品被赋予一种独特的、全新的美,似乎获得一种新的生命。而要做到这一步,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得反复练习。
△把大漆和糯米粉按一定比例调和,在破裂之处进行拼接黏合,拼接完后放于一处阴干湿度要80%以上。
△瓦灰加生漆调好填补缝隙如果器物的缺口比较大,就采用补肉的方式。
△大概一周左右,观察一下瓦灰的状态,如果干燥了,就可以进行重复打磨了。(补肉的瓦灰则要二十多天才可以动。)
△在刷漆时线条需要流畅,下手稳、动作准确精炼。
△最后一步,上金最关键的一步金胶漆将干未干是最好的时机。同样下手要稳,尽量朝一个方向,笔尖要柔顺,并拿笔轻压一下。
和其他手艺不同,漆艺还带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它所用的原料天然大漆,是人工割取的漆树汁液极易引起皮肤过敏,且大漆过敏不一定需要皮肤接触,呼吸、毛孔都可以是过敏源的通道,也就是老师傅们常说的被大漆"咬了",轻则红肿痒,重则有生命危险。
而要做漆就没有不被"咬"的,就算知道大漆会让人过敏,但二师兄从未戴过什么橡胶手套和口罩,觉得这样碍事,没有手感,并且他喜欢大漆的香味,记得最严重的一次,全身起了红疹,奇痒难忍,足足痒了三个月才好,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做金缮,他笑言道这就是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吧。
“有趣”是我在这间工作室最大的感受,几个好友,时常聚在这工作室,在闹市之中把日子过的快意江湖、逍遥自在,沏上一壶茶,三五人群围坐喝茶聊天,演奏音乐、做手艺,说不出的温馨与自在。